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3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特23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坐落在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大街南侧。1955年10月动工兴建,在原民主德国专家帮助下,于1957年9月29日落成开幕,是中国第一座备有蔡司天象仪进行活动的天文馆。北京天文馆的主要建筑,包括天象厅、展览厅和讲演厅的主楼,还有天文台、气象台、天文广场和气象广场。天象厅是一个直径25米,能容纳580人的圆形建筑,顶部呈半球形,可以观看天象仪映出的日月星辰等模拟天象,仿佛使人置身于天际,进行超越时空的宇宙遨游。展览厅举办关于天文知识的展览。讲演厅经常开办各种天文学术交流会和天文知识讲座。在银白色圆顶的天文台里,还可以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黑子、行星和星云。 在1958年度邮票发行计划中,列入了北京天文馆和中央自然博物馆的选题,并特意注明图案为建筑而非藏品。《北京天文馆》邮票的设计工作于1958年1月完成。 1958年6月25日,为了纪念北京天文馆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北京天文馆》特种邮票,全套2枚。

  •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吴建坤 
  • 雕刻者:高品璋 高振宇 
  • 1958-06-25

Image Description

T78 九星会聚

1982年3月10日和5月16日,太阳系“九星会聚”,是一个重要的天文现象。许多群众给邮电部写信,建议发行邮票。邮票发行局认为,以邮票记录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有利于宣传普及天文科学知识,同意发行“九星会聚”邮票,并设计了邮票图稿。图稿设计前征求了北京天文馆的意见,图稿设计完成后,邮电部又专门致函中国科学院,请协助审查图稿的科学性。 中国科学院在复函中指出:“九星会聚,两三百年方出现一次。从记录这一少见天文现象,宣传天文科学知识考虑,我们支持发行《九星会聚》邮票。”关于邮票图稿本身的科学性,由北京天文馆的三位专家进行了核定。 1982年5月16日,为了记录下一年出现两次九星会聚这个千载难逢的天文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九星会聚》特种邮票,全套1枚。该套邮票从确定图稿到正式发行,前后仅用2个月时间。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张克让 
  • 1982-05-16

Image Description

T109 哈雷彗星回归

哈雷彗星是以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命名的周期彗星。彗星与九大行星一样,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已被人类发现的有1600多个。在众多的彗星中,哈雷彗星最负盛名。哈雷彗星形状很特别,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雾状小斑点,接近太阳时呈现为彗核、彗发、彗尾三个部分。彗核与彗发总称彗头,体积庞大。当彗星在回归中接近太阳的时候,表层的物质受热后气化,开始蒸发,反射阳光,形成包在彗核周围的明亮的彗发。拖在后面的彗尾,则由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像扫帚,朝着背向太阳的方向延伸,可长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公里。 这套邮票共1枚,于1986年4月由中国邮电部发行,为纪念哈雷彗星时隔76年重返地球。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袁加 
  • 1986-04-11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