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25 个结果
1984年12月25日,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一套一枚,这枚编号T101、面值8分的特种邮票,是中国第一枚以保险为主题的邮票。画面主体为一只青花瓷瓶中插着一束淡雅的马蹄莲。瓶身上画着几只仙鹤,有的引颈长鸣,有的翩翩起舞,中间一个篆体“寿”字。衬托着绿叶的白色马蹄莲,幻化成一只只纤手,将一枚枚金币投入瓶中。花瓶旁边立着一个金色的葫芦,上写“中国保险”四个金字。花瓶寓意“平安”,仙鹤寓意“长寿”,马蹄莲象征“吉祥如意”,金币投入瓶中寓意“聚财”,葫芦寓意“福禄”,整个画面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宣示了“积聚资金”“利国利民”的保险功能。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黄里
-
1984-12-25
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三年以后,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0年—1986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发射成功多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86年2月1日,为了反映中国航天工业的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航天》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刘硕仁
-
1986-02-01
邮政储蓄即邮政部门开办的储蓄业务。邮政部门具有点多、面广、营业时间长、节假日不休息、投递员接触干家万户等特点,因此,邮政部门开办储蓄业务,便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回笼货币,促进金融事业的发展。邮政储蓄业务,最早出现于欧洲。我国开办邮政储蓄始自1919年,当时开办邮政储金业务的邮局叫邮政储金局,具体业务附设在各地邮局内。1930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将储金、汇兑业务从邮政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邮政储金汇业局,总局设在上海。50年代以后,邮政储金业务终止。1986年,中国又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中国邮政储蓄办理的业务项目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活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活期储蓄、异地存取、个人汇来款转存储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转存储蓄七项。
邮票图案内容是:邮政业务标志人民币(¥)和“储”字。此图案采用广告画的技法,通俗易懂。深绿的底色和左上角的邮政徽志代表邮政;人民币符号“¥”作为主图安放在中央,加上点题的“储”字,表示与储蓄有关。一望而知是邮政储蓄。但是,在此极为简单的图案中却藏有不易为人发觉的妙处:一是“Y”字母的运用。Y是“邮”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此代表邮政;Y中间加上两杠,则变为人民币的符号“¥”,“Y”字母一身兼两用,点出了邮政储蓄的主题;二是“¥”符号,它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而形状极象一只展翅奋飞的鸿雁,象征着邮政储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邵立辰
-
1987-07-01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并建议联合国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全面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1983年底,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8年6月5日,正值第16个世界环境日,为了宣传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环境保护》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张安朴 徐逸涛
-
1988-06-05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为了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1980~2000年的20年内,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了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决定发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系列邮票,邮票图案选材于国家计委从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几个方面提供的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
1988年9月2日,为了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晓聪
-
摄影者:康书楷 李毅平 张成就 田湘春 程庆生
-
1988-09-02
癌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癌肿的病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外界致癌因素和机体内部环境失调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于1984年10月26日立。1986年10月6日,邓颖超为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题词:“群策群力,攻克癌症。”
1989年4月7日,正值世界卫生日之际,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防癌抗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群策群力,攻克癌症》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2
-
设计者:陈幼林
-
1989-04-07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许多大型工程先后竣工。
为了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新成就,国家邮政部于1989年8月10日 发行了本套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晓聪
-
摄影者:沈家和 乔文涛 李界范 王连甲
-
1989-08-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相继研制成功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5月18~21日,中国自太平洋海域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目标准确地命中预定地域,获得圆满成功。中国研制成功的三级液体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三号”,已多次将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太空轨道,并相继承揽了已多次将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太空轨道,并相继承揽了瑞典、美国、加拿大所属公司发射卫星的服务。这些成就既说明中国火箭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也标志着中国国防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1989年11月15日,为了宣传中国火箭技术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防建设——火箭腾飞》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杨奕
-
1989-11-15
198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要求在5年内建成,工程代号为8312工程。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竣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外型,象一只硕大的羽毛球拍。圆形的球拍是周长240米的储存环,球柄是全长202米的行波直线加速器。2004年4月30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结束运行,胜利的结束了15年来的实验任务,光荣退役。
1989年11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T.145《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特种邮票,陈幼林设计。邮票首发式在高能所新报告厅隆重举行。中科院老院长卢嘉锡、邮电部副部长等有关领导,BEPC顾问、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主任潘诺夫斯基教授等三百多位贵宾出席了大会。我们望着展示出来的整版对撞机邮票,仿佛看到了它随着对撞机的喜讯飞遍了大江南北,飞向了全世界。潘诺夫斯基教授激动地说:邮票首发式在研究所里举办非常好,我回美国建议也这么办。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陈幼林
-
1989-11-01
1989年,孙敬忠开始动笔设计《绿化祖国》邮票。有关植树造林的邮票,新中国曾发行过特27《林业建设》和T.48《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面对上述邮票,孙敬忠对自己的作品在构思上和形式上都进行了新的探索,确立“突出国土绿色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以及“充分利用概括、象征、寓意手法,不受时空约束,以装饰图案的形式来表达”的方案。头两个月,他创作了大量的邮票小稿来观察整体效果,直到9月底才完成了邮票正稿创作。
1990年3月12日植树节,为了宣传和贯彻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项基本国策,强化全民族的绿化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绿化祖国》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孙敬忠
-
199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