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81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特55 中国民间舞蹈(第三组)

中国民间舞蹈是指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文化、风俗及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特色。中国有近千种民间舞蹈,它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使用道具的舞蹈较多,而且载歌载舞,歌舞结合,许多民间舞蹈还带有武术、杂技性的动作。中国民间舞蹈在动作上讲求手、眼、身、步的紧密结合,具有全身舞动的韵律感。民间舞蹈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这组邮票人物造型简单,抓住了舞蹈中典型的瞬间,富于动感。在色彩上,采用鲜艳的大红、玫瑰色、粉、绿等颜色,显得绚丽多彩,给人以欢快的感觉,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民间舞蹈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2.5
  • 设计者:卢天骄 
  • 原作:倪常明 
  • 1963-06-30

Image Description

特58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在民间,玩具俗称“耍杂”,专做玩耍娱乐之用,是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渗透和传播民俗文化意识的精神活动。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中国民间玩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1958年,考古发现的陕西省西安市郊半坡村墓葬文化遗址,墓葬区内有许多儿童的遗骨,这是死去的原始先民的子女。在这些小尸骨的周围有许多陶球和石球,被认为是当时的儿童玩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技术品类已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行工之熟巧、形制之精美、题材之广泛,均超出了以往的水平。 这套邮票所选取的民间玩具,其实物和资料均由李寸松和张仃两人提供,它们多以泥土、布头为材料,以动物和人物为对象,运用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夸张变形,细腻的手法和创造力,从儿童那纯洁无邪的心理特征出发,精心制作而成。这些形象既朴实,又活泼,憨态可掬,充满了天真和稚气的民间玩具,不仅成为少年儿童的亲密伙伴,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卢天骄 
  • 1963-12-10

Image Description

特60 金丝猴

金丝猴属疣猴科,仰鼻猴属的一种。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金丝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珍贵动物,它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的特产。在国外就连金丝猴的标本都极为罕见,只有在少数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才能见到。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使名贵的特产不致绝灭,中国政府已经将金丝猴列为国家重要的保护兽类之一,防止任意捕杀。 1963年9月25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动物金丝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金丝猴》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孙传哲 
  • 原作:刘继卣 
  • 1963-09-25

Image Description

特60N 金丝猴(无齿)

金丝猴属疣猴科,仰鼻猴属的一种。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金丝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珍贵动物,它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的特产。在国外就连金丝猴的标本都极为罕见,只有在少数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才能见到。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使名贵的特产不致绝灭,中国政府已经将金丝猴列为国家重要的保护兽类之一,防止任意捕杀。 1963年9月25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动物金丝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金丝猴》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无齿
  • 设计者:孙传哲 
  • 原作:刘继卣 
  • 1963-09-25

Image Description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举行“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召开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肯定了京剧进行改革,努力反映现代题材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自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中国各地许多文艺团体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反映现代题材的戏剧。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京剧)《红灯记》、(京剧)《智取威虎山》、(京剧)《海港》、(京剧)《沙家浜》、(京剧)《奇袭白虎团》、(芭蕾舞)《白毛女》、(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八个现代戏(当时称为“样板戏”)在北京举行了会演,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推广,标志着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 1968年1月30日和5月1日,为了宣传和推广现代戏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文”字头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P11、P11.5
  • 设计者:万维生 杨白子 卢天骄 孙传哲 李大玮 陈晓聪 黄里 孙明春 
  • 1968-01-30

Image Description

文16 钢琴伴唱《红灯记》

1967年中国文艺界已被江青所垄断,文艺园地成为江青倡导的“样板戏”的天下。中央乐团的钢琴演奏家殷承宗为使日益冷落的钢琴在文化大革命中发挥作用,寻求一条出路,与中国京剧团的演员李维康、刘长瑜、钱浩梁等人合作,别出心裁打破中国京剧的传统民族乐器伴奏,用钢琴伴唱《红灯记》选段,获得成功。江青对这一“中西结合”不伦不类的“创举”,十分赞赏,并指示殷承宗搞一部“交响音乐”《红灯记》,但失败了。1968年6月到7月间,钢琴伴唱《红灯记》在北京首次公演。之后,又拍成电影,大肆宣传这一所谓的文艺革命成果。1969年8月1日,为宣传文艺革命的成果——钢琴伴唱《红灯记》,中国邮电部发行了《钢琴伴唱〈红灯记〉》。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李大玮 
  • 1969-08-01

Image Description

编1-6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是文革期间样板戏之一,由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创作的,于1967年在北京参加汇演。剧中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地区林海雪原剿灭土匪的战斗生活,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全套邮票取材于舞台剧照,从几枚邮票上可以了解到整个的剧情过程。从邮票的设计、舞台背景的选用和色彩的搭配上很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1970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宣传“革命样板戏”,国家邮电部发行了这一套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P11.5、P11×11.5
  • 设计者:杨白子 
  • 1970-08-01

Image Description

编53-56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

《白毛女》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一部大型歌剧,它的出现是我国新歌剧走向成熟的标志。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文革期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变的,并于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在北京参加了历时一个多月的会演,由此被选定为文革期间的8个“革命样板戏”之一。 1973年9月25日,为宣传“革命样板戏”邮电部(该部于1973年6月恢复)发行了这套邮票,四幅画面均以剧舞剧剧照进行设计。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杨白子 尹定邦 
  • 1973-09-25

Image Description

编86-90 儿童歌舞

中国的儿童题材邮票,在“文化大革命”前也曾多次发行,充分表现了中国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但“文化大革命”开展的前7年,没有发行儿童题材邮票。1972年,邮票设计人员开始外出考察,体验生活。当设计工作者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发现早有盛名的扬州剪纸又有新发展,于是,选择了几幅“儿童歌舞”剪纸带回北京,绘制成5幅邮票图案,其中有蒙古族儿童拉马头琴,藏族儿童跳哈达舞,苗族儿童吹芦笙,朝鲜族儿童跳长鼓舞,彝族儿童弹四弦琴。后根据邮政总局意见,设计人员又增加了汉族儿童跳秧歌舞,去掉苗族儿童吹芦笙和彝族儿童弹四弦琴。 1973年6月1日,为了庆祝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儿童歌舞》编号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吴建坤 
  • 1973-06-01

Image Description

J6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

1979年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致函中国教育部,告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公共宣传部门向中国代表团提出要求,要求中国考虑发行1枚或1套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字样或图徽的纪念邮票。 1979年4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征询外交部国际司的意见后,致函邮电部,提出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行纪念邮票的建议。邮票发行局经研究后复函,表示同意发行一套“中国绘画”纪念邮票。再经邮票发行局派人与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多次联系,选择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中的三幅作品作为邮票图案。邮票图稿设计完成后,又再次征求中国教科文组织的意见,并请他们转送教育部领导审定。得到了同意的答复,并建议邮票名称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 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纪念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邓锡清 
  • 1980-10-08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