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
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参赛单位有各省、市、自治区队和解放军队、前卫体协等队,达37个代表队。设比赛项目44项,其中奥运会项目26项,非奥运会项目18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达15000人。 1987年11月20日,为了祝贺第六届全运会顺利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卢德辉
- 1987-11-20
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参赛单位有各省、市、自治区队和解放军队、前卫体协等队,达37个代表队。设比赛项目44项,其中奥运会项目26项,非奥运会项目18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达15000人。 1987年11月20日,为了祝贺第六届全运会顺利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全套4枚。
亚洲运动会是亚洲的体育盛会。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在1984年9月28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批准的。为纪念亚洲体育盛会,从第一届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邮票。中国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发行纪念邮票。《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邮票已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 第11届亚洲运动会,共使用比赛场馆33座,其中新建场馆19座,利用改建场馆14座。除秦皇岛水上运动场外,其他32座场馆均在北京。自1986年9月第一批新建和改建工程正式奠基动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加紧施工,全部工程如期交付使用。 1989年12月15日,为了展示第11届亚洲运动会比赛场馆的雄伟姿态和多样造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亚洲运动会是亚洲的体育盛会。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在1984年9月28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批准的。为纪念亚洲体育盛会,从第一届起,各主办国均发行纪念邮票。中国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连续三年发行纪念邮票。1988年7月20日,《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邮票发行;1989年12月15日,《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邮票发行。 1990年9月22日,为了祝贺第11届亚洲运动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纪念邮票,全套6枚。
1990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的同时,还发行了1枚小全张。 《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小全张),图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8年、1989年、1990年发行的三套12枚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邮票设计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邮品。小全张并没有将三套12枚邮票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根据12枚邮票的内容和颜色,打破原邮票的发行顺序,进行了精心布局。1988年7月20日发行的J.151《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2枚邮票,被放置在这枚小全张的中央位置。这2枚邮票的图案内容为亚运会会徽和亚运会吉祥物,它们占据画面的中央位置,给人一种直观、突出的感觉,强调了主题。1989年12月15日发行的J.165《(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二组)》4枚邮票,安排在小全张的最下端。这4枚邮票的图案内容是亚运会的四个比赛场馆,这样安排既使图案上的建筑物具有稳定感,也对整个小全张起到了一种沉稳的效果。1990年9月22日发行的J.172《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6枚邮票,自上而下环绕在会徽和吉祥物周围。这6枚邮票图案内容是经过夸张变形的人体瞬间动作造型,显得刚健有力,突出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将第11届亚运会会徽巧妙地设计成徽章形式,安放在小全张的顶部中央,产生了一种突出主题,增强整体效果的点晴作用。底纹采用浅色调,较好地烘托出了多姿多彩的12枚邮票。
1991年11月16~30日,第1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中国广东省举行,这是国际足联创立的一个新赛制。按照国际足联对第1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参赛名额规定,共有12支参赛队,即欧洲五支队,亚洲两支队,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各一支队,东道主中国一支队。 1991年11月16日,为了纪念和宣传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纪念邮票,全套2枚。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国际体育集邮展览”小型张,是为该次邮展募资而发行的,共1枚。小型张邮票主图是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邮界俗称“盼盼”张 ,面值10元,内供集邮协会会员集藏。该张发行时未予编定志号。因此这枚小型张也是我国第一枚无编号小型张。
现代体操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1908年上海成立了中国体操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操得到迅速发展。1951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广播体操。自50年代,中国体操队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各项比赛取得较好成绩。1956年中国体操协会加入国际体操联合会。1958年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男女队分获团体第十一名、第七名。1962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男女队分获第四名、第六名。1963年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中国男女队分获团体亚军,在全能和单项比赛中获八枚金牌、三枚银牌、十枚铜牌。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中国体操男女队双获团体冠军,在全能和单项比赛中获六枚金牌、八枚银牌和两枚铜牌。为纪念中国体操运动取得的成绩,邮电部特发行此套邮票。
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技术内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主要以踢、打、捧、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及有关锻炼方法,是一种锻炼体魄、陶冶品性、祛病延寿、防身御敌的体育运动项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不仅在国内蓬勃开展,各种流派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还推向了世界。 1975年6月10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体育文化遗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武术》特种邮票。
中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一词,是清朝末年中国留日学生带回的。自那时起,人们就把古人的一些强身健体、练兵习武以及某些养生娱乐活动,统称为中国古代体育。如拉弓射箭是练武的手段;蹴鞠是汉唐的练兵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娱乐;捶丸和围棋既是娱乐,也有布阵练兵的军事意义以及开发智力、健身养生之实际价值等等。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体育活动,各个朝代的体育活动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12月20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