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81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T60 宫灯

宫灯是中国的特种手工艺品。官灯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用雕竹、雕木、雕漆、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绸纱、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戏剧故事和各种吉样喜庆的题材图画,比较华贵的宫灯则嵌有翠玉或白玉。宫灯既能照明,又能点缀环境,种类很多。用于室内的有珠穗流苏的挂灯,放在坐椅旁边的有高架戳灯,桌案上有玲瑰秀丽的座灯;用于室外的有门口挂的风灯,庭院中的挂灯和各式壁灯。宫灯造型变化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银镜、套环等。 1981年2月19日,正值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宫灯》特种邮票,全套6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邹建军 
  • 1981-02-19

Image Description

T61 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运用咫尺千里,缩龙为寸的艺术手法,在小盆里栽培树木、山石等大自然的景色。该套邮票图案选用的都是树桩盆景。树桩盆景多选取姿态美株叶小、寿命长、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它们的生态特点,经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等加工培养,长期控制它的生长发育,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 1981年3月31日,为了反映中国造型优美和技术精湛的盆景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盆景艺术》特种邮票,全套6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吴建坤 
  • 1981-03-31

Image Description

T62 中国陶瓷——磁州窑系

磁州窑为中国瓷窑之一,因地址在磁州境内(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彭城镇),故称磁州窑。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称。创始于北宋初,历经金、元两朝,在长达五百年之久的时间里,烧制了大量以白地画黑彩纹饰为主的瓶、罐、枕、盘、碗等日用瓷器。1981年4月15日,为了反映中国陶瓷艺术悠久灿烂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陶瓷-磁州窑系》特种邮票,全套6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万维生 
  • 摄影者:王露 
  • 1981-04-15

Image Description

T69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十八世纪中叶,中国作家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曹雪芹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作家,他披星戴月,含辛茹苦,伏案十年,从事《红楼梦》的创作,先后增删五次,不幸中道贫病而卒,年未及五十,全书遂未成。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 为反映中国这一古典文学名著,邮电部于1981年11月20日和1982年4月24日分两批发行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一套,共十二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潘可明 
  • 原作:刘旦宅 
  • 1981-11-20

Image Description

T69M 红楼梦(小型张)

《T69M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小型张)》邮票图案为“双玉读曲”。选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正在阅读《西厢记》。贾宝玉、林黛玉两人坐在石头上,两边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四周是一片桃花,呈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潘可明 
  • 原作:刘旦宅 
  • 1981-11-20

Image Description

T74 辽代彩塑

彩塑也称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辽代彩塑的特点是雄伟刚劲而又柔和俊美。它吸收唐、五代塑像那种丰颜腴身“胖美人”的健康形态,但又摒弃了其中过于夸张的臃肿部分,吸收了北宋塑像轻盈柔美的特点和北魏时期清癯飘逸的风格,结合了契丹民族彪悍、坚毅的性格。 1982年11月19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彩塑艺术的悠久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辽代彩塑》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刘硕仁 
  • 1982-11-19

Image Description

T74M 辽代彩塑(小型张)

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辽代彩塑》的同时,还发行了1枚小型张。 《菩萨头像》(小型张),小型张右侧是一枚邮票,图案为一尊菩萨头像。她仰视,双目微合,仿佛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佛讲经。小型张左侧印有山西大同市华严寺的简介。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刘硕仁 
  • 1982-11-19

Image Description

T77 明、清扇面画

扇面画是一种实用工艺美术。扇面可以两面书写。书画家常常喜欢面题字,一面作画。书画合壁,别有妙趣。苏州檀香扇厂有一把“天女散花”檀香扇,艺人们在这把扇骨上共拉镂出一万五千多只洞眼,图案逼真,形象忧美,古雅浑厚,精细绝伦,堪称扇中一杰。在美国一个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把中国黑纸扇轰动了美国,扇面上书写了密密麻麻的唐诗,被称为“唐诗万字扇”,参观者称赞为“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折扇传入欧洲后,成为妇女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1982年7月31日,为了展示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明、清扇面画》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许彦博 
  • 1982-07-31

Image Description

T81 民族乐器——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属于弦乐器的一种。弦乐器又称“弦鸣乐器”,指以弦为主要发音条件的乐器。弦乐器分为三类:(1)拨弦乐器,用手指或拨子弹奏者,如琴、琵琶、三弦、竖琴等;(2)拉拔乐器,或称“弓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等;(3)击弦乐器,如扬琴等。 1983年1月20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民族乐器—拨弦乐器》特种邮票,全套5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邓锡清 
  • 1983-01-20

Image Description

T82 西厢记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1983年2月21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典文学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都发行一套《西厢记》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刘硕仁 
  • 原作:王叔晖 
  • 1983-02-21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