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15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纪14 国际保卫儿童会议

1952年4月12日至4月16日,由国际民主妇联和各国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国际保卫儿童会议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中国、捷克、美国、英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64个国家,540名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全世界男女书》等文件,号召全世界各国成立保卫儿童委员会,进一步推进保卫世界和平运动,保护儿童健康,使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权利,使儿童在正常的道德和文化发展中成长。 1952年4月12日,为了庆祝国际保卫儿童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保卫儿童会议》纪念邮票,全套2枚。

  • 上海华东区税务管理局印刷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2.5
  • 设计者:孙传哲 
  • 1952-04-12

Image Description

纪64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十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原称“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少先队”。它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委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少年儿群性组织,于1949年10月13日经团中央委员会通过建立,吸收9岁~15岁的少年儿童参加。过去解放区组织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一律并入该队。它的任务是在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中,团结和教育少年儿童,培养他们具有健康体魄和创造精神,并成为祖国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1959年11月10日,为了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6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吴建坤 卢天骄 
  • 雕刻者:孔绍惠 
  • 1959-11-10

Image Description

特18 儿童

儿童指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龄一般在八岁以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把儿童看成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十分注意培养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怀下幸福、健康地成长。 1958年6月1日,为了欢庆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儿童》特种邮票。

  •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胶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韩象琦 
  • 1958-06-01

Image Description

特54 儿童

儿童指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龄一般在八岁以内。1949年~1963年,新中国成立14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经过广大教师、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健康成长为具有美好理想和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人。 1963年6月1日,正值庆祝“六·一”儿童节之际,为了庆祝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儿童》特种邮票。

  • 上海市印刷一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2.5
  • 设计者:万维生 
  • 1963-06-01

Image Description

特54N 儿童(无齿)

儿童指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龄一般在八岁以内。1949年~1963年,新中国成立14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经过广大教师、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健康成长为具有美好理想和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人。 1963年6月1日,正值庆祝“六·一”儿童节之际,为了庆祝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儿童》特种邮票。 在发行有齿票的同时,邮电部还发行了一套《儿童》无齿票,票面图案与有齿票相同。

  • 上海市印刷一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无齿
  • 设计者:万维生 
  • 1963-06-01

Image Description

特58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在民间,玩具俗称“耍杂”,专做玩耍娱乐之用,是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渗透和传播民俗文化意识的精神活动。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中国民间玩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1958年,考古发现的陕西省西安市郊半坡村墓葬文化遗址,墓葬区内有许多儿童的遗骨,这是死去的原始先民的子女。在这些小尸骨的周围有许多陶球和石球,被认为是当时的儿童玩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技术品类已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行工之熟巧、形制之精美、题材之广泛,均超出了以往的水平。 这套邮票所选取的民间玩具,其实物和资料均由李寸松和张仃两人提供,它们多以泥土、布头为材料,以动物和人物为对象,运用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夸张变形,细腻的手法和创造力,从儿童那纯洁无邪的心理特征出发,精心制作而成。这些形象既朴实,又活泼,憨态可掬,充满了天真和稚气的民间玩具,不仅成为少年儿童的亲密伙伴,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北京邮票厂
  • 胶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卢天骄 
  • 1963-12-10

Image Description

特72 少年儿童体育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指导下,全国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在中小学校里,加强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3000多所青少年业余体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体育训练,举办各种少年儿童运动比赛,使新中国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得到蓬勃开展。 1966年2月25日邮电部发行了这套《少年儿童体育运动》特种邮票,8幅画面集中反映了少年儿童运动的开展情况。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卢天骄 
  • 1966-02-25

Image Description

编86-90 儿童歌舞

中国的儿童题材邮票,在“文化大革命”前也曾多次发行,充分表现了中国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但“文化大革命”开展的前7年,没有发行儿童题材邮票。1972年,邮票设计人员开始外出考察,体验生活。当设计工作者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发现早有盛名的扬州剪纸又有新发展,于是,选择了几幅“儿童歌舞”剪纸带回北京,绘制成5幅邮票图案,其中有蒙古族儿童拉马头琴,藏族儿童跳哈达舞,苗族儿童吹芦笙,朝鲜族儿童跳长鼓舞,彝族儿童弹四弦琴。后根据邮政总局意见,设计人员又增加了汉族儿童跳秧歌舞,去掉苗族儿童吹芦笙和彝族儿童弹四弦琴。 1973年6月1日,为了庆祝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儿童歌舞》编号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吴建坤 
  • 1973-06-01

Image Description

J38 国际儿童年

1979年是“国际儿童年”,中国历来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十分关心,在“国际儿童年”到来之际,特增拨了1700万元的经费,用来改进儿童的保健工作。同时在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儿童保健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对城乡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 1979年5月25日,为了宣传国际儿童年保护儿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套“国际儿童年”系列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邹建军 
  • 1979-05-25

Image Description

T14 新中国儿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把儿童看成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十分注意培养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促使他们得到健康成长,将来能够承担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 1975年12月1日,为了反映新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情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新中国儿童》特种邮票,全套5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程传理 
  • 1975-12-01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