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9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纪60 一九五八年农业丰收

1958年我国衣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这一年,业总产值达到67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其中稻谷2274亿斤,小麦579亿),棉花产量达到4200万担。其它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为:大豆210亿,花生5600万担,油菜籽2200万担。上述产量都是1959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告经核实的实际产量。1958年公布的食产量为7000亿,棉花产量为6638万担。 《一九五八年农业丰收》邮票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种农作物,饱满的颗粒使人意识到这是良好的收成,1958年农业大丰收在当时是非常喜庆的一件事情,这不仅是让农民笑开怀的大喜事,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素材,好的收成是农民的一片天,从这些长势极好的农作物图片上我们仿佛能够看到田野里大丰收的景象,每个农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组邮票的发行也正印证了这些画面,农业大丰收的喜悦被以这种形式记录了下来。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孙鸿年 孙经涌 孔绍惠 唐霖坤 
  • 1959-04-25

Image Description

特2 土地改革

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内容。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后,便用彻底发动农民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

  • 上海大业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上海大业印刷公司 
  • 1952-01-01

Image Description

特2再 土地改革(再版)

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内容。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后,便用彻底发动农民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 1955年1月10日,该套邮票再版,和原版一样,都是由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再版邮票图案中耕地农民两腿之间有一个“二”字,原版为“一”字。

  • 上海大业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上海大业印刷公司 
  • 1955-01-10

Image Description

特20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也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广大个体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把个体的、分散的、私有制的农业经济,转变成集体的、大规模的农业经济。1955年10月4日至10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1957年12月30日,为了宣传农业合作化取得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胶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万维生 
  • 1957-12-30

Image Description

特37 全国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作为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正式落成后,举办了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建国十周年全国农业成就展览,开创了京城近40年的展览历史。从此,全国农业展览馆名震京华,令世人瞩目。 新馆于2004年11月8日奠基,2005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新馆采用大跨度独立柱基张弦式管桥架结构,长152.5米,宽86米,展厅面积13000平方米,最高处达15.6米。新馆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馆承接大型展览的能力,也成为我馆展览租赁的一大亮点。同时,有广场3个,总面积为40000平方米。 如此大的展馆面积和广场面积为京城展览场馆之最,特别适宜举办含有大型机械的展览会,一些大型展览非它莫属。馆区树木成荫,繁花似锦,湖波荡漾,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式大型展览馆。凡来馆办过展览的客商一致认为,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举办大型展览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胶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吴建坤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孔绍惠 唐霖坤 
  • 1960-01-20

Image Description

特66 知识青年在农村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就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号召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去,真正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据1964年统计,中国城乡已经有几千万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乡或下乡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青年在农村,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锻炼自己。而且进行科学实验,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承担着一定的历史责任。 1964年9月26日,为了宣传知识青年在农村的意义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知识青年在农村》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
  • 设计者:邵柏林 
  • 1964-09-26

Image Description

T13 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全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要求耕种、排灌、运输、加工等项作业都能使用机械操作。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增产增收,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广大农民腾出大量时间发展多种经济,建设繁荣富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75年12月15日,为了反映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农业机械化》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潘可明 
  • 1975-12-15

Image Description

T22 普及大寨县

在1975年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了普及大寨县的任务,标志着当时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展到了一个 阶段。1976年12月10日~27日,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会上作了报告。这次会议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的发展。 1977年4月9日,为了反映普及大寨县运动的发展面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普及大寨县》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万维生 
  • 1977-04-09

Image Description

T34 水乡新貌

水乡一般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农村。江南农村贯彻执行农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使得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 1978年11月30日,为了反映江南农村出现的新气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水乡新貌》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程传理 
  • 1978-11-30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