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请输入邮票名或志号

搜索到 18 个结果

Image Description

纪40 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引进苏联的设备和技术,于东北吉林省长春市内,兴建了中国第一座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开始动工,1956年7月13日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1956年10月15日正式建成移交生产。该厂的建成,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而且表明中国汽车工业一开始就以现代化的面目出现。 1957年5月1日,正值庆祝国际劳动节之际,为了宣传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取得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纪念邮票,全套2枚。

  •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孔绍惠 唐霖坤 
  • 1957-05-01

Image Description

纪55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1958年10月,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在北京的苏联展览馆(现名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会设有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原子能、地质、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建筑工业和铁道、交通、邮电等15个展览馆,用实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年时间里,中国工业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58年10月1日,为了庆祝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纪念邮票,全套3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孙经涌 
  • 1958-10-01

Image Description

纪58 一九五八年钢铁生产大跃进

1958年全党全民的大炼钢铁运动,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由于受“左”的浮夸思想指导,大炼钢铁运动的结果是使中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害。 1959年2月15日,当时为了庆祝超额完成1958年钢铁生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一九五八年钢铁生产大跃进》纪念邮票,全套3枚,其中第3枚《庆祝完成》于1959年5月27日发行。

  • 北京邮票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孙传哲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孙经涌 孔绍惠 
  • 1959-02-15

Image Description

纪73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

1958年10月,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在北京的苏联展览馆(现名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会设有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原子能、地质、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建筑工业和铁道、交通、邮电等15个展览馆,用实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九年时间里,中国工业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58年10月1日,为了庆祝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胜利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纪念邮票,全套3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孙经涌 
  • 1958-10-01

Image Description

特8 经济建设

在经济学上,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建设指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和发展经济的措施,至195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钢产量已达135万吨,发电量达到73亿度,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 1954年5月1日,为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经济建设》特种邮票,全套8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李曼曾 吴彭越 宋广增 高振宇 
  • 1954-05-01

Image Description

特10 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

20 世纪 50年代初,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鞍钢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第七号自动化炼铁炉,于1953年12月26日建成并开工生产。 1954年10月1日,正值欢庆国庆节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宋广增 高振宇 
  • 1954-10-01

Image Description

特11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指生产设备、生产工具、技术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方法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工人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焕发出空前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积极性,自觉掀起了技术革新活动,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创造智慧,不断地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1954年4月20-23日,全国总工会举行第七届执委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并于5月26日公布。于是,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1954年12月15日,为了反映技术革新运动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技术革新》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孙传哲 
  • 雕刻者:李曼曾 吴彭越 
  • 1954-12-15

Image Description

特12 新建二十二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一九五四)

全国广大的城市、乡村和工业区,要得到正常电流,须有一个输电的过程,即将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输电线路,送到远距离的亿万用户。1954年1月27日,我国第一条长达370公里的22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从东北北部到东北南部架设成功。全线共有10多主高的铁塔900多座,从而将松花江小丰满水电站充足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东北南部的矿区和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邮票画面上即耸立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高大的输电铁塔。 特12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邮票名称中带有数字年份的一套。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中有20多套在邮票名称中带有年份的邮票,这套邮票是为1954年为体现新中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发行的。 特12还是发行的最后一套旧人民币面值邮票。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出售至1955年底,但可使用至1956年3月底。旧人民币面值邮票以元为单位,共有5元至20万元的29种面值。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新人民币1元折合旧人民币1万元。

  • 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 雕刻版
  • 齿孔度数:P14
  • 设计者:卢天骄 
  • 雕刻者:李曼曾 
  • 1955-02-25

Image Description

特32 中国制造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

跃进号货轮,是新中国第一艘国产的万吨远洋货轮,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1958年11月27日由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设计图纸制造。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展开首航,1963年5月1日中午首航日本,因触礁沉没在苏岩礁。 由大连造船厂建造,使用当时最新的技术装备。它全长169.9米,载货量1.34万吨,排水量为2.21万吨,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 “跃进”号自1958年9月开工建造,从船台铺底,到船体建成下水,只用短短58天时间,其船台周期记录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跃进”号建成下水后,各大媒体载文欢呼“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盛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伟大成就。为了宣传新中国造船业取得的可喜成就,1960年12月15日,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编号特32,全套1枚)“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票面以蓝色为基调,象征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海洋船舶运输事业,画面为“跃进”号乘风破浪在大海中航行的正面英姿,船头有“跃进”二字。这是北京邮票厂印制的第一套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孙传哲 
  • 1960-12-15

Image Description

特62 工业新产品

中国的机械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60年代中期,中国不仅能够生产中小型机器设备,而且能够制造许多大型、精密的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一些新产品已经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邮电部1966年3月30日发行的“工业新产品”特种邮票,介绍的就是这些新产品中的一部分。

  • 北京邮票厂
  • 影雕套印
  • 齿孔度数:P11×11.5、P11.5×11
  • 设计者:刘硕仁 
  • 雕刻者:高品璋 孙鸿年 孔绍惠 
  • 1966-03-30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集邮爱好者,与此同时希望提供一些小工具,帮助您更加轻松地管理您的藏品。

联系我们

黄浦区延安东路175号1707室
上海,中国 200001

(+86) 021 6333 7870
(+86) 021 6333 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