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9 个结果
金鸡也称天鸡、架鸡、锦鸡、毛毛鸡等。分布于中国秦岭山地和云南山区。据《桂海虞衡志》记载:“锦鸡,又名金鸡,形如水雉。”古书《尔雅·释鸟》中称它为憋雉,记述其“似山鸡而小,冠被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这种珍奇鸟类,早已为古人所重视,并作为贡品进献朝廷。金鸡体态俊美,羽毛灿丽,可供观赏。雄鸡羽毛可以制作工艺品或装饰品。中国金鸡虽然分布面广,但数量不多。中国已将金鸡列为第二类保护动物,并划出自然保护区。
1979年1月25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禽的意义,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金鸡》特种邮票,全套3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刘硕仁
-
1979-01-25
鸟是人类之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并开展爱鸟活动,把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反映。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植被类型繁多,岛屿星罗棋布,是鸟类生息繁殖的有利环境。在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中国占了1183种,为总数的13.14%,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很重视。1962年国务院发出了“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1982年国务院又发出关于保护鸟类的通知,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科研、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2年9月10日,为了宣传爱护益鸟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益鸟》特种邮票,全套5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李印清
-
原作:田世光
-
1982-09-10
198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益鸟》的同时,又发行了1枚小型张。
《大杜鹃》(小型张),邮票图案描绘了杜鹃、山椒鸟、鸫等共同栖息枝间的欢乐情景。邮票图案将“杜鹃科”及其拉丁文学名" Cuculidae”、“山椒鸟科”及其拉丁文学名“ Campephagidae”、“鸫亚科”及其拉丁文学名“ Turdinae”标于上部边框线之外,既保持了画面的完整性,又显示出了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巧妙结合。画面色彩绚丽,鸟类形态逼真,能够激发人们爱护益鸟的感情和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这枚小型张的图案背景取材于中国最古老的银杏树。画面上的银杏树枝叶扶疏,繁茂壮美,象征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应该成为,也一定能够成为一个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11
-
设计者:李印清
-
原作:田世光
-
1982-09-10
天鹅也称“鹅”雄,全世界的天鹅有五种。其中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羽毛都是纯白色,嘴基黄色,统称白天鸭,分布在北半球,三种白天鹅中国都有。另外两种为黑天鹅(仅见于澳大利亚及附近岛屿)和黑颈天鹅(分布局限于南美洲)。天鹅已列为中国国家保护鸟,不能捕食。
1980年12月,北京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玉渊潭公园飞来四只野天鹅,不少人专程去观看,不料仅隔几天竟被人枪杀一只。被杀的天鹅属疣鼻天鹅。当时,北京及外地都在谈论天鹅。万维生恰好接受了设计寿带鸟特种邮票的任务,用以配合中国爱鸟周宣传。此刻,他记起国际保护野生动物常用的一句话:“别到动物只留在邮票上,才想到保护,那就悔之莫及了!”于是,一个新的构想在他的心中孕育出来,即要让那遭受虐杀的美丽纯洁的天鹅,在仅有方寸之地的画面上苏醒、复活,飞上蓝天,超越国界,进入千家万户,把它天生的丽质、自由的德性,留给世人,留给大地。就这样,经万维生努力争取,将原定设计寿带鸟特种邮票的计划,改为画天鹅了。
1983年11月18日,为了提高人们保护珍稀鸟类的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天鹅》特种邮票,全套4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万维生
-
1983-11-18
朱鹮又名朱鹭,民间称为红鹤,视为吉样的象征。朱鹮远看全身羽毛洁白,飞近时,可见双翅后部和尾羽下侧为淡雅的橙红色;裸露的面颊像涂满胭脂,艳丽夺目;一双金黄的眼睛,瞳孔乌亮;小黑镐般的长喙,端头点着桔红;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长羽,形成羽冠;腿与爪也是朱红色。朱鹮是全世界重点保护的鸟类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宝石”。1960年第12届世界鸟类保护会议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
1984年5月15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禽类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朱鹮》特种邮票,全套3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李印清
-
1984-05-15
白鹤也称“西伯利亚鹤”,在鹤类中体型最大,身长1米以上,翅膀宽约2米,体重达7公斤~8公斤。白鹤“素装玉立”,全身羽毛洁白,体态婀娜;唯初级飞羽黑色,故又称“黑袖鹤”,其喙及跗跖呈暗红色。白鹤属大型涉禽,生活在沼泽、浅滩、草甸地带,以植物嫩芽、昆虫、鱼及软体动物等为食。在中国东北札龙自然保护区能见到路过的白鹤群,有数十只。它是迁徙鸟和越冬鸟,每年4月初至5月下旬,经过齐齐哈尔的乌裕尔河下游,飞往西伯利亚等地。越冬时飞到中国江西省鄱阳湖一带。白鹤一般每窝产卵二枚,于4月至5月份产下,卵略呈绿色、带有褐色或粉红色斑点,由雌雄亲鸟轮流卧孵,孵化期一般30多天。其幼雏是早成鸟,出壳后几天就能在亲鸟带领下自取食物。白鹤幼雏有一个奇特现象,即两只幼雏出壳后互不相容,一遇机会就互相猛啄,拼得你死我活,直到其中有一只被啄死为止。这使白鹤的繁殖受到影响, 加上其他因素,世界上白鹤的数量已十分稀少。白鹤是国际一级稀有濒危动物,国际上十分重视对鹤类的保护,并成立了“国际鹤类基金会”。1983年2月,该会在印度举办“鹤与人类”学术讨论会,白鹤是中国的珍贵鸟类,也是中国的一类保护动物。世界上有15种鹤,其中中国有8种,即白鹤、丹顶鹤、灰鹤、黑颈鹤、赤颈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
1986年5月22日,为了宣传保护鹤类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白鹤》特种邮票,全套3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黄永玉
-
原作:黄永玉
-
1986-05-22
1986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白鹤》的同时,又发行了1枚小型张。
《白鹤》(小型张),图案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描绘了十一只白鹤成群结队飞翔前进的壮观景象。图案中心画面的下方,标有“白鹤”及其拉丁文学名“ Gras leucogeranus”,“世界珍禽”,“中国科学院于1980年考察发现,鄱阳湖是白鹤越冬时的主要酒息地”,点明了小型张表现的正是大批白鹤从北方迁往鄱阳湖越冬时的景象。在蔚蓝色的天宇下,一群白鹤振翅奋飞,它们为了生存,不顾路途遥远,不怕风吹雨打,顽强与大自然搏斗,朝着预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画面上的鹤群自然有致,姿态万千,创造了一种物竞天择、蓬勃发展的意境。画面右下角落有画家的姓名和印章,装饰点缀十分巧妙。这枚小型张采用白色衬底,蓝天白鹤相互映照,犹如一幅壁画,气势十分壮观。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11.5
-
设计者:黄永玉
-
原作:黄永玉
-
1986-05-22
猛禽分布很广,种类也很多。据统计,全世界约有400多种猛禽;其中生活在中国的有82种,占全世界猛禽种类总数的1/5。猛禽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有的嗜食鼠类及昆虫,有利于农林牧业;有的专食弃尸和腐肉,能够防止自然环境污染,被誉为“自然界中的清洁工”。近些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破坏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猛禽的生存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有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国际有关组织已将猛禽的全部种类都列入保护动物之中,严禁猎取和买卖。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护猛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1987年3月20日,为了宣传和普及猛禽的科学知识提高人类保护益鸟的自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猛禽》特种邮票。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程传理 万一
-
1987-03-20
褐马鸡属鸡形目雉科,是一种大型雉鸡,中国特有的鸟类之一。由于它们全身羽毛呈褐色,头和颈为黑褐色,而且尾巴高高翘起,尤其是中央两对尾羽又大又长,羽支纷离披散下垂,颇像蓬松的马尾巴,既潇洒又美观,故得名“褐马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文禁止捕猎褐马鸡,山西和河北在褐马鸡的栖息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列为中国第一类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中国鸟类学会的会徽也是以褐马鸡作为主图。世界雉类协会的会徽图案上有中国的褐马鸡形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即IUCN组织)也将褐马鸡列为一类国际保护动物。
1989年2月21日,为迎接在中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雉类学术讨论会”,深入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褐马鸡》特种邮票,全套2枚。
-
北京邮票厂
-
影写版
-
齿孔度数:P11.5
-
设计者:万一
-
1989-02-21